薄文泽

基本信息

  • 姓名:薄文泽
  • 职称:教授
  • 导师类别:博士研究生导师
  •  
  • 电子邮箱:bowz@pku.edu.cn
  •  

教育背景

1981-198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

1985-1988年,北京大学东语系硕士;

2003-2010年,北京大学大学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博士。

任职简历

1988-1991年,北京大学东语系;

1991-1993年,中国旅行社总社;

1993-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00年至今,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

研究领域和方向

东南亚区域语言:泰语,国内侗台语族语言;

语言政策

代表性成果

一、专著:

《木佬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

《佯僙语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11月;

《泰语语法》(第二作者,与裴晓睿教授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二、论文:

《壮语的粘着性动词范畴标记》,(与李旭练、侬常生合作),《民族语文》2014年第6期;

《汉台语的关系与汉台民族的关系》,包茂红等《东南亚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濒危语言保护中的分工与合作》,《民族翻译》2014年第4期;

《中泰之间的族群互动——历史与现状》,《成都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泰国家族制度演变及其启示—基于庇护关系分析》,(与杜洁合作,第二作者),《人民论坛》2013年第29期;

《泰语壮语名量词比较研究》,《民族语文》2012年第4期;

《佯僙人的丧葬仪轨及其文化内涵》,《百色学院学报》第24卷(2011年)第3期;

《泰语里的汉语借词“是”》,《民族语文》2008年第1期;

《木佬语》,《中国的语言》,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

《蔡家话》,《中国的语言》,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

《泰语的指示词》,《民族语文》2006年第6期;

《东南亚大陆地区民族的源流与历史分布变化》,《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6期;

《蔡家话概况》,《民族语文》2004年第2期;

《壮语量词的语法双重性》,《民族语文》2003年第6期;

《语义成分的叠加——从文昌话亲属称谓看语言接触的一种方式》,《民族语文》2002年第3期;

《傣语tsaang “匠人”的动词化过程》,《民族语文》1997年第6期;

《侗语和佯僙语的一个语序变化》,《民族语文》1997年第3期;

《汉语“哥”字借入佯僙语所引起的变化》,《民族语文》1996年第6期;

《侗台语的判断词和判断式》,《民族语文》1995年第3期;

《傣语的短元音高化现象分析》,《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三、译文:

《羊黄话纪略(一):导论与音韵》,《李方桂全集2·侗台语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6;

《羊黄话纪略(二):语料》,《李方桂全集2:侗台语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6;

《羊黄话纪略(三):词汇》,《李方桂全集2:侗台语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6。

 

四、其他:

《泰国影视剧凭什么吸引观众?》,《中国艺术报》,2011.08.26。

 《濒危语言研究不能靠编故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30日。

主要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泰语汉语关系词历史层次研究”(2005)。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民委民族语文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族语文》编委、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泰语分会会长

讲授课程

基础泰语

泰语语法

泰语语言学

东南亚区域语言学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2004-2005,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第30届(1997)、47届(2014)国际汉藏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