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隆重庆祝五十周年
2010-11-25
2010年11月20日,民主楼欢声笑语,历届系友及在校师生百余人欢聚一堂,庆祝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成立五十周年。
北大外语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比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还要早36年。1946年季羡林先生学成回国建立“东方语文学系”,原外国语文学系的其余部分更名为“西方语文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重新组建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其中西方语言文学系包括英、法、德三个语种,1960年增设西班牙语。但无论是最初的“北京大学西语系西班牙语专业”,还是现在的“北京大学西葡语系”,有一种传统始终被坚持和传递:面向中国、西班牙、拉丁美洲,以深厚的文学素养为盾、以灵活的学习能力为矛。这也是今天跨越五大洲、五个年代的系友们依然沟通无碍的原因。
北大外语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比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还要早36年。1946年季羡林先生学成回国建立“东方语文学系”,原外国语文学系的其余部分更名为“西方语文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重新组建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其中西方语言文学系包括英、法、德三个语种,1960年增设西班牙语。但无论是最初的“北京大学西语系西班牙语专业”,还是现在的“北京大学西葡语系”,有一种传统始终被坚持和传递:面向中国、西班牙、拉丁美洲,以深厚的文学素养为盾、以灵活的学习能力为矛。这也是今天跨越五大洲、五个年代的系友们依然沟通无碍的原因。
庆典活动由现任西葡语系系主任王军教授拉开帷幕。她热烈欢迎各位系友“回家”,并对本专业半个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北京大学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具有西班牙语博士点的高校之一,素以西班牙、拉美文学翻译研究见长,2007年被教育部和北京市分别列为非通用语种特色专业,成为培养国内西语文学翻译、研究人才的基地。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成为师资队伍的主干力量,研究领域涵盖西班牙语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和国情学等诸多学科。
迄今从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毕业了29届本科生、19届研究生、6届博士生,他们已成为各学科、各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教授、将军、外交官、新闻工作者;本系教师出版的《拉丁美洲文学史》、《西班牙文学史》等学术专著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应,他们还翻译了塞拉、聂鲁达、帕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略萨等包括西语世界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诸多西语文学大家的代表作品,影响了当代中国作家和读者的写作与阅读。专业的学术传统也在历届学生中得到体现,在西班牙使馆举办的首届“Tinta China”翻译比赛中,我系学生黄晓韵、李斌囊括了一、二等奖。
在国际交流方面,西语系与西班牙、拉美多所高等学府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由北京大学与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西班牙专业先后派遣了两位教师担任中方院长。孔子学院的工作包括参与再版《红楼梦》的西语版,推出了《中国当代十位诗人诗选》西汉双语版,举办了中国书法展、绘画展、建筑展,在西班牙4所孔子学院中别具特色。近年来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的合作也为本专业学生、教员的国际体验提供了新的平台。北大与墨西哥学院合作在北大建立的“墨西哥研究讲席项目”,为我系深化拉美研究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创业元老之一沈石岩教授也是我国西班牙语专业初创时期的见证人,1953-1957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时称“北京外国语学校”),是第一批西班牙语毕业生,后在以周培源为第一任主任的“北大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北京语言大学前身)任教三年,于古巴革命、中古建交后调至北大,加入当年被誉为“西语系的大庆”的西班牙语专业的艰辛创业中。他深情回忆了执教60级时各方面条件的窘迫、同时感谢所有外国专家的大力襄助,虽然痛感文革前夕和其间的时局动荡,但也为文革结束后至八十年代学科建设的细致调研和及时调整而感到欣慰。展望未来,沈老师希望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拉开年龄层次,保持教师次第成长,而且还要避免科研挂帅,轻视“教学”的本职工作。
发言的系友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60级的苏振兴教授。他曾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会长、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苏振兴教授长期从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政治与经济研究,他从拉美与中国贸易飞速增长,交流日益频繁的新时代格局中重新审视在华西班牙语学习的作用与地位,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吕龙根教授也是北大西语专业第一届学生,如今是全国旅游行业的资深专家。他感慨良多,认为是母校宽松的学术环境、丰富的学术资源培养了自己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并勉励在场的年轻学子珍惜现有宝贵条件,在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培养自己广泛适应的能力。曾任拉美多国使馆武官的栾世松系友满怀深情地感谢西班牙语专业当年为自己传道解惑的老师们,尽管时间流转,三四十年的光阴过去,但师长的言传身教,燕园的人文氛围,都令他难以忘怀。
下午的庆典活动进入更加活跃的茶话会环节,1960年转入西班牙语、64年留校任教至05年退休的赵振江教授第一个讲话,回顾专业成长史,同时点评了当今社会、教育科研体制内的价值取向转移。随后70级系友成为话筒主力,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学院赵传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院长王旭东少将、社科院拉美所吴国平研究员、曾在西语系任教的韩水军老师等分别发言,一为怀念和分享求学时代的趣事,二则结合自身经历,回顾与西班牙语或远或近的职业道路,并一致鼓励后继学子充分依托北京大学的平台和视野、在西班牙语文学积淀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挖掘。
跟学长们的深沉相比,新一代学人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08级在校生展示萨拉曼卡大学交流时期的影集,04级学生献映精心制作的视频,令在场前辈不断感叹“雏凤清于老凤声”。
在感念过往、憧憬未来的气氛中,“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完满降下帷幕。正如70级系友合赠的地球仪底座所记:“上帝语言、环球知音”,西班牙语这一“与上帝交谈的语言”用半个世纪在燕园培养了一批伯牙,还将用更多的时间寻找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