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
国别和区域研究系列圆桌会:“现实的预演”还是“想象的解药”?——政治、社会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
2022-05-19
2022年5月9日晚,国别和区域研究圆桌会系列之“‘现实的预演’还是‘想象的解药’?——政治、社会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圆桌会”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圆桌会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共同主办。本次圆桌会议邀请到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法语系、西葡意语系、亚非系、东南亚系、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等系所学者出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一百余名师生在线参与。
圆桌会以五部不同国家的电影为切入点探讨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问题。法语系副教授朱晓洁推荐了法国电影《流浪的迪潘》。朱老师认为,影片有意创造一种主观上的真实,其中的许多抽象隐喻都可以理解为暴力被爱抚平、找到归宿;当前的国家冲突等问题为影片赋予了“现实预演”的色彩。
亚非系助理教授程莹分享了尼日利亚电影《迷失的面具》。该片讲述了被象征着伊博族祖先的面具Okoroshi附体的男主角在城市中的奇遇故事。程老师指出,该片为现实百态给予了普遍意义上道德评判标准,在“预演现实”的基础上真实地介入了现实。
西葡意语系助理教授樊星介绍了巴西电影《精英部队2》。影片以贫民窟为舞台,展示了警察、毒枭、政客等一系列不同角色的明争暗斗,对巴西的社会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反思。
东南亚系助理教授谢侃侃推荐了印尼电影《人世间》。谢老师从主人公原型入手,讲述了殖民历史中的社会矛盾:接受西方教育的民族精英酝酿反殖民斗争,并在土著、白人、印欧混血等身份中不停追问。
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助理教授张忞煜分享了印度电影《染上淡黄色》。这部电影在西化生活与民族主义政治之间建立想象的平衡点,其反甘地主义叙事也预示了印度社会思潮的转向。
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副院长、东南亚系教授吴杰伟与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所长、法语系副教授罗湉进行了评议。吴老师从文化交流的视角切入,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中所隐含的撕裂感及边界如何在拍摄、表演、制作、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模糊、融合。罗老师从《流浪的迪潘》谈起,讨论了法国社会中第三世界移民的矛盾处境。此外,罗老师还分析了其他几部电影中人与神的特殊关系、歌舞元素和英雄主义叙事。
与会老师就上述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本次圆桌会启发了同学们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以研究性视角考察相关议题,拓展了师生的视野。
图/文 尹楷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