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诗译丛”出版策划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近年来,史诗作为一项人类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翻译、出版一套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专业参考价值的“世界史诗译丛”成为应时之需。商务印书馆作为国内外学术名著的知名出版机构,一直以来对汉译文学、历史经典推崇备至,在北京大学“史诗遗产与文明互鉴”讲座广受好评、如火如荼举办着的当下,商务印书馆同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合作出版“世界史诗译丛”成为推动世界史诗翻译专业化、史诗研究系统化、文明遗产普及化的良好契机。
       2021年9月9日上午,由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举办的“世界史诗译丛”出版策划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外文楼206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代表就“世界史诗译丛”的出版方向、出版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与会代表合影

 

       座谈会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林丰民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引言介绍了与会专家并谈及了本次座谈会的举办契机。首先,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院长宁琦教授致欢迎词,介绍了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一带一路”诗歌文库的组织经验和承担世界史诗译丛翻译组织工作的诸多优势条件。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牵头组织的“一带一路”国家诗歌经典文库项目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旨在翻译、收集、整理和编辑“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诗歌经典作品,形成由70-80本编译诗集构成的“一带一路”国家诗歌经典文库,弥补中国外国文学界在外国诗歌翻译与研究方面的不足,促进国内学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学、文化和文明的了解,以达到服务国家战略的目的。此类出版成果的诞生必然依托专业团队之间的深度合作。宁琦教授认为,商务印书馆具有敏锐的出版眼光、深厚的出版经验和专业的出版团队,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又是个集专业学者、翻译人才的“宝藏”之地,“强强联合”既有助于将前辈已有的成果精细化梳理,更有利于深度挖掘翻译新的史诗文本,进一步激发各界翻译、出版、介绍、研究世界史诗的活力。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在座谈会致辞中回顾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的历史渊源的同时,还举隅汉译世界名著系列、外语类教材、语言类工具书以及近年来重点出版的汉译世界文学名著,说明了商务印书馆精雕细琢、千锤百炼的编辑态度和工作准则。他认为,史诗既是文学也是历史,依托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术业专攻的专家学者和扎实可靠的翻译团队,商务印书馆将会保持“以学术的态度对待出版,以学术的精神对待翻译”的思想,为“世界史诗译丛”的后续出版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与商务印书馆“强强联合”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史诗“翻译—出版—介绍—研究”为一体的治学传统,不断丰富“世界史诗译丛”文库变大变强。

 

 
陈小文总编发言

 

       致辞后,座谈会与会学者就“世界史诗译丛”出版各项议题和出版计划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高度评价了商务印书馆出版专业学术专著上的编辑、组稿水准,举出东西方史诗内容、篇幅、书面存本等方面的异同,号召与会专家与出版社编辑在世界史诗译丛的出版工作上应更加关注东方史诗丰富存本,挖掘史诗深厚思想。同时,陈明教授也提出,具有珍贵插图资料的史诗文本也是“译丛”需要收录的一部分,针对个别图片资料的采集、整理、编辑、注释工作需专业化、精细化,这需要参与史诗翻译、出版工作的学者和编辑们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跨机构对话。商务印书馆外语编辑室主任郭可积极回应了陈明教授在史诗插图、版权上的疑问和建议,认为丰富的图片、影像资料不仅史诗文本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也是史诗深层文化价值的多维度呈现,商务印书馆在书籍装订、印刷、出版、发行等方面不遗余力的工作态度将会对“世界史诗译丛”的整体面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北京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系陈岗龙教授结合当下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计划和汉译名著的经验,介绍了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世界史诗译丛”中将会涉及的世界各民族史诗汉译与出版代表性作品、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史诗翻译成果和团队在文本收集、翻译方面已有的准备。他认为,在修订史诗方面,仍需根据国际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翻译成果,对权威旧译本的正文、导言介绍等信息做全面的修订和补充,增补国内外参考文献和统一的插图、考古影像资料。同时,在新译史诗方面,东方各国史诗的翻译出版还有很多开拓发展的空间,因此其代表性成果的翻译应用统一的标准、注释,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东方史诗的准确译本,后续还要跟进更多不同角度研究东方各国史诗专业性研究著作。此外,翻译计划应首先涵盖一批目前国内缺乏的东方史诗经典,这不仅有利于携手出版界一同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更能促进受众全面地认识世界史诗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
       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沈卫荣教授从语文学和文献资料角度,谈及商务印书馆于上世纪初出版的汉译学术名著、编辑注解通信稿等实例,充分肯定了商务印书馆对待学术成果、翻译成果的专业化态度。他认为,世界史诗遗产的珍贵特质不仅体现在其文学与历史结合的诗行文本中,还体现在后人对其资料的深入研究,解读,重构过程中,“世界史诗译丛”的出版计划应围绕这些特质,将史诗的多重面向全面展示出来,同学术界一同努力使学科话语建构的规模不断壮大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教授在回应沈卫荣教授观点的同时,再次肯定了史诗作为历史、文学、语文学资料的重要价值,同时他认为,借助商务印书馆扎实可靠的出版经验和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世界史诗译丛”这一即将诞生的出版工程不仅裨益于单一领域的学者和受众,更将推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样,史诗作为“文明互鉴”的桥梁作用将会被大大发挥。
       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史诗活态文本众多、缺乏系统译介和研究的现实情况。他认为,当下各界对中亚史诗的观察有助于推动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他认为,商务印书馆在出版选题上的转型和创新尤其体现在对文学典籍的重视上,以往出版的历史文献研究众多、文学研究文献较少,如今“世界史诗译丛”出版计划即将出发,在该区域的具体工作可以很好的弥补中亚史诗文本的资料空缺,与高校团队一同携手,助力文化互识、文化互通。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副院长吴杰伟教授,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东南亚系主任史阳副教授、夏露副教授、郄莉莎博士,北京大学西亚系副主任刘英军助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玉兰副研究员也在自由讨论时间分别展示了各自专攻区域的史诗书面文本资料和活态演述影像资料,以各国、各区域内史诗文本的独特性和资料处理的专业化手段为核心,结合后续具体出版计划的实施、出版文稿的落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本次座谈会为商务印书馆与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在“世界史诗译丛”翻译、出版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这不仅体现了出版界对世界史诗遗产内在价值、受众效应的深入认识,也体现出高等学府积极对接校外平台,参与学术成果落地的十足信心和实力。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世界史诗译丛”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以生机盎然的面貌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文/乌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