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导航
第三次思政进课堂讲座: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阿拉伯语翻译
2020-12-19
2020年12月9日上午,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阿拉伯语系课程集群思政进课堂系列讲座邀请了阿拉伯信息中心主任、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的前巴勒斯坦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里尼先生来到教室为同学们讲课。本次讲座由阿拉伯语系袁琳老师主持,林丰民教授评议。
被中国友人亲昵地称呼为“穆大使”的他,以“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阿拉伯文翻译”为题,通过对近日中国外交部例行发布会的翻译、讲解与讨论,给同学们上了直观、生动、深刻的一课。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从具体的单词和句子入手,逐步理解了大使先生翻译的逻辑、方法、理念,和他所传达有关人文、政治的思想。
穆斯塔法大使在进入具体篇目翻译讨论之前,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与中国、北京、北京大学之间美妙的缘分和深厚的感情,读书求学、恋爱结婚、驻华工作、任教北大,无不与这所中国的高校有着紧密的关系。他亲身经历并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中阿关系的发展。穆斯塔法先生于1991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得此专业博士学位的外国人,于1992年至2002年任巴勒斯坦驻华大使,2002年至今任阿拉伯信息中心主任。由于长期的翻译实践和外交经历,有着丰富的双语翻译经验,因此,他对中国的政治话语、中国的外交理念有着深刻的领悟和理解。
穆斯塔法大使分享了他的故事,一下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他讲述道,在中国生活期间,他发现阿拉伯媒体对中国的发展和巨大变革的报道很少,他从事翻译工作的初心就是希望能增进阿拉伯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加强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友谊。
在穆斯塔法先生的引导下,同学们和他一起对2020年12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的内容进行了翻译和讨论。他认为,理解中文是翻译的关键,要先将中文的表达内涵理清,才能更好地用阿拉伯文来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看到一句话时,要先在双方语言中找到相对应的词,做到词与词的对应,在词汇中选择配合的词语构成,再完成词组的对应。
他强调,不能直接简单地把词语放入句子里,要注意词语的辨析,中文和阿文的语言色彩要相符合,要深究词汇的应用语境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他分享自己的经历道:“我曾经犯过一个错误,我觉得 ‘反对’和‘谴责’的词义是相似的,用一个词翻译了两个中文词汇,后来得到同行的批评与指正。‘谴责’一词实际上有非常强烈的语气和情绪,翻译的时候应该要用合适的词语把这种表示愤慨、立场鲜明的语气和情绪表达出来。‘谴责’和‘反对’在语气上有很大的区别。”
他指出,我们辨析中阿词语的对应关系和词语内涵情感色彩的重要意义在于表明己方的政治立场。作为中国翻译者,要从中方的政治立场出发,因为新闻发布会发言内容的立场、态度、措辞都经过国家政治关系和政治理念的综合考量,在翻译中要尽量还原这一过程。在翻译“正告”一词的时候,他提出,这词语不是要求,不是告诉,不能模糊其内在的立场。在翻译“坚定不移”的时候,他在阿拉伯语翻译文本中对坚定不移做了词义上的搭配,力求忠实原文。
在有些情况下,并非中文的一个词就能够对应一个阿语词,要从理解的角度对词语进行解构。如在翻译“妄图”一词的时候,穆斯塔法大使讲解道:妄图,既有图谋,又有妄想,要想办法在阿文中呈现出来;而在翻译“始终”的时候则要把“自始至终”整个词组翻译出来而非单纯的“开始与结束”。
对于新闻发布会内容的翻译,穆斯塔法大使特别重视对政治话语的理解和把握。他认为了解政治,学习政治,通过翻译来更深刻地理解政治,这正是同学们现阶段应该做的任务。
理解政治话语的基础是关于政治相关知识的积累。穆斯塔法大使告诫同学们,要多多关注家国大事,既应该知道中国各个部门的名称和相对应的政治概念,也要知道如何把它们翻译成阿语,如“统战部”、“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这样的专有名词对同学们来说不应该是陌生的。
穆斯塔法大使非常注重的是如何理解政治话语中的立场和阐释。“全面协议不可能解决所有地区安全”,他在分析文本时解释道:“这体现什么?体现了中国新的外交立场!”他又从“中东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这一政治概念中阐释了中国的政治智慧和大局观。穆斯塔法大使作为中国几十年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又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译者,对中国政治理念的发展变化感知敏锐,对政治话语的阐释见解独到。他也希望同学们平时坚持阅读和训练,这样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在翻译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问题。有同学问:在口译中有什么方法能够如何有效地记录信息?穆斯塔法先生认为,口译要和笔译分开来,做口译时,关键在于传达意思,所以需要译者自己准确的理解。还有一位同学对翻译时词汇的选择产生了疑惑:中文和阿文有时候没有准确对应的词语,这个时候要选择近似的词语还是用更多的词语来解释它?穆斯塔法先生解释说,阿语和中文都是表义十分丰富的语言,语料非常详实,大多数词汇意象所指都是近似的,可以先进行匹配。当然,由于文化异质而出现无法对应的词汇可以进行解释性或创造性的翻译。
在穆斯塔法大使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之后,林丰民教授对此进行了评议。针对口译方面的问题,林老师表示:“熟能生巧,要通过量的积累来形成条件反射;笔译是基础,有的问题平时就要搞清楚,临时琢磨是无法顺利进行口译的。”林老师还教给同学们一个方法:通过总结归纳不同发言人的句式、用词习惯而对发言人的风格形成概念,再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共享,这样进行翻译时就会事半功倍,对常用的句式、词汇做到心中熟稔,上场口译时就会有更多自信。林老师鼓励同学们秉持穆斯塔法大使每晚翻译当天新闻发布会文稿,高山老师每天练习一千字的笔头翻译这样自我锻炼的精神,争取在翻译领域取得更高的进步。林老师还解释说,中译阿时,有的词汇比如“阴阳五行”只能通过音译来进行,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没有对应的概念和词语,需要很多背景知识来解释说明,这也很考验翻译者的翻译功底。
讲座结束之后,穆斯塔法先生同林丰民老师和付志明老师来到未名湖侧,追忆自己在北大生活的时光,临湖叙谈,好不快哉!
(文/谢瑞麟、赖丹鸿 图/林丰民、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