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喜报:德语系本科生在全国高校德语辩论赛中荣获佳绩
2022-09-26
2022年9月17日至24日,由歌德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及外研社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德语辩论赛顺利举办。德语系本科生刘子婧(2019级)与常一诺(2020级)合作出赛,在两个比赛日内经过多轮角逐,凭借过硬的语言能力与出色的逻辑思辨,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
线上颁奖:常一诺、刘子婧(右下)荣获一等奖
本届比赛是继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德语辩论赛后,时隔三年首次举办。受疫情影响,本年度赛事采用线上形式进行。全国48所高校的代表队首先在9月17至18日的预赛中捉对厮杀,综合得分排名前16的队伍进入24日的复赛,通过单败淘汰制决出最后的冠军。本届比赛延续了双人辩论的形式,同时采用比赛现场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议题与正反方,选手只有10分钟时间准备辩题,随后立即进入“2+6+2”的正式辩论(即每队一、二辩各有两分钟时间陈词,双方共有六分钟时间自由辩论)。这一新赛制对参赛选手的语言组织水平与逻辑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9月17日的初赛中,北大两位选手对阵西安外国语大学队,辩题为“是否应当禁止商超提供塑料购物袋”,我方为反方。鉴于我国已明确实施“限塑令”乃至“禁塑令”,该议题对反方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刘子婧与常一诺两位选手沉着应对,从“可降解塑料袋”入手,提出“禁塑治标不治本”的论点,以“提高生活便利性”与“环保促进方式的多样性”为论证基础,将己方论证的核心落到“应采取比禁令更有效的手段推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最终,两位选手凭借详实的论据与流畅的陈述,从所有预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挺进十六强。
9月24日,十六强赛拉开序幕。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北大组合最后一个出场,对阵南京师范大学队,辩题为“是否应实施一周四天工作制”,我方为正方。在十分钟的准备环节中,刘子婧与常一诺两位选手搜集了冰岛、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四天工作制”试验,以成功的实践经验为起点,突出“四天工作制”的种种优势,例如“工作生活平衡”、“有益职员身心健康”、“减少工作时间反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与创造力”等,并结合“996”等社会热点议题有力地强化了自身立场,最终成功晋级八强。
在随后进行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北大组合对阵包揽预赛“最佳辩手奖”、“最具说服力奖”和“最佳发音奖”等特别奖项的上海交通大学队,辩题为“博物馆是否应当免费开放”,我方为正方。两位选手强调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的公益性与非盈利性,提出“欣赏文化是每一个体的基本权利”这一有力论据,进而阐发“财政拨款既解决博物馆支出、又是国家提升公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论点,同时在自由辩中又回应了反方从可行性与安全性角度对博物馆免费开放提出的质询。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防,四位辩手均展现出了极高的语言水平、出众的思辩能力与上佳的个人风采,堪称整个赛事中最为精彩的对决之一。
在半决赛中,北大组合对阵东道主北京外国语大学队,辩题为“是否应当限制明星高薪”,我方为反方。事实上,在“内娱限薪令”落地、影视明星负面新闻频发、奢靡之风引发普遍不满的背景下,该辩题对反方辩手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但刘子婧与常一诺从容不迫,以“金融危机后华尔街限薪却导致银行高管有更多灰色收入”的案例为切入口,区分“艺人高薪”与“明星失德”,以“高薪可通过税收与慈善回馈社会”为基础建立论点,引入“国家干预”与“自由市场”的辩证关系支撑己方立场。虽然最终遗憾未能晋级,但两位辩手在短短十分钟的辩论时间内充分展现出了过硬的德语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与抗压能力,实至名归地荣获大赛一等奖。
德语系两位选手在比赛中:常一诺(上排中)、刘子婧(上排右)
本届赛事称得上是全国德语界的一场语言盛宴、思想盛宴,也为各所高校的德语学子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在赛前,刘子婧与常一诺两位同学通过整理辩论语料、观摩往届赛事、自我模拟练习等方式,不断打磨自身语言水平与辩论技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德语系组织了强大的后援团队,在赛前就针对可能出现的辩题做了相应的论点储备,并通过组织模拟辩论等方式做了扎实高效的备赛训练。在毛明超老师的指导下,硕士生张皓莹(20级)、李牧翰(20级)、王心怡(21级)、邢旭(21级),本科生高昱扬(19级)、周欣桐(19级外语外史)、陈靖泽(19级)和成亚宁(20级)均积极参与赛前准备。这也充分体现了德语系团结协作、“集团作战”的能力与“传帮带”的精神。而同学们在与同济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友谊赛中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在此,再次祝贺刘子婧与常一诺两位同学,期待德语系再接再厉,学生培养再结硕果,在今后的各项学科活动与竞赛中再创佳绩!
撰稿:高昱扬、毛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