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清华大学法学院鲁楠副教授应邀到我院进行讲座
2021-06-24
2021年6月17日,清华大学法学院鲁楠副教授应邀到我院进行题为《达摩治国——阿育王与印度佛教法文化》的讲座。此次讲座为本学期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研究生课程“南亚与东南亚研究”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
鲁楠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社会学与比较法学,近年来主要从事印度法系及其与中华法系的比较研究。此次讲座由东南亚系助理教授谢侃侃主持,东南亚系助理教授熊燃、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助理教授张忞煜、清华大学历史系曹寅副教授担任与谈嘉宾。北大校内外师生四十余人到场聆听了讲座。
鲁楠老师首先对印度佛教法文化背景做了简单介绍。古印度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长期以来一直都处于分裂状态。旃陀罗笈多统一北印度建立政权,因其姓氏意为“孔雀”,故称该王朝为“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近乎统一全印度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其中最伟大的是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印度在阿育王时期基本实现了的统一,其在位期间颁布了多项法律,并将这些法律文本被刻在了石柱上,得以保存至今。
随后,鲁楠副教授介绍了佛陀至阿育王时期恒河流域的社会变化。随着恒河流域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王权得以崛起并强化,部落孕育出国家形态。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受到威胁,形成了与之对立的沙门思潮。其中,传播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佛教和耆那教。
佛教僧团到处托钵乞食,既不定居于村社中,也不居住于城市。佛教组织脱离社会生产,始终游离于村社和城市之外。另外,在佛教经典中,佛陀反复强调僧团僧侣不应干预政治,体现出将自我隔绝于政治之外的特点。
接着,鲁楠老师介绍了在进行印度佛教法研究时的三类资料来源。第一类资料为佛教经典。佛教经典中有大量关于阿育王的记载,呈现“恶阿育”与“法阿育”两种形象。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中的记载更加接近于真实的历史面貌。鲁楠副教授认为,佛教经典中的阿育王故事是佛教驯化君王的成功案例。第二类资料是《利论》。《利论》虽是孔雀王朝第一代君主旃陀罗笈多时期的治国方略,但得到了阿育王极大的继承。《利论》展现了与佛教经典中完全不同的君主形象和治国策略,其君主形象极具现实主义、斗争主义、功利主义、扩张主义色彩。第三类资料是阿育王石刻,这类资料最为重要。包括阿育王执政中期的十四个摩崖石刻、执政后期的七个石柱法敕及一些洞穴雕刻。根据法敕的内容,可以看出阿育王意图建立以“达摩”为中心的治国方略。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综合研究,鲁楠老师认为阿育王只是以个人身份扶持佛教,而不是将其作为国教。阿育王法敕中的“达摩”概念并不是佛教的思想,而是一种吸取了各种思想、各种教派之中共项内容的思想创造。阿育王的“达摩”思想是一种思想集合体,适合于帝国统治下各派系的世界观、宗教观和伦理观,以达到其政治统治目的。
最后,鲁楠老师介绍了达摩治国与现代印度法之间的联系。印度独立之后,“阿育王轮”成为印度的象征。印度国旗上的“阿育王轮”体现了印度期望建立一个像阿育王统治时期真正统一的印度国家。“阿育王轮”在印度国家建构中政治想象体现为:统一、包容、和平、共和、文明。现代社会中,释迦牟尼的共和思想也可以借助政治与法治力量将其应用于国家治理之中。阿育王的“达摩”通过包容和平的方式将国家内部不同的因素整合在一起,其蕴含的文明力量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保持文明火种的基础之上建立秩序。
在讨论交流环节,鲁楠老师与在场师生就印度佛教法文化在南亚及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及影响、“法”概念在印度历史中如何被创造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图、文:史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