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沟通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记“艾敏•雷哈尼逝世八十周年纪念研讨会”
2020-09-02
2020年8月29日,由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主办,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阿拉伯语系和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协办的“艾敏•雷哈尼逝世八十周年纪念研讨会”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黎巴嫩大学、苏丹喀土穆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80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这一场云端的思想盛宴。开幕式主持人薛庆国教授提到,艾敏•雷哈尼作品在国内研究较少的现状,可以通过雷哈尼的作品更好地理解黎巴嫩如今的局势。今年恰逢阿拉伯之春爆发10周年,雷哈尼的作品不仅具有预见性,我们也能从中抽丝剥茧地探寻解决当今阿拉伯世界众多问题的答案。
部分参会者截图
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林丰民教授代替因故未能出席云端会议的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娅•贾布尔宣读开幕辞。大使在发言稿中提到,艾敏•雷哈尼的作品是面向未来的,他呼吁子孙后代用思考战胜盲从,用包容战胜偏见,用开放战胜封闭。他向后代讲述思想的力量并传递当今世界所亟需的民主、自由、宽容、开放以及和平共处的精神。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承担起了沟通东西方世界并推动二者和睦共处的使命。他向读者、意见领袖和决策制定者发起呼吁,敦促他们聚焦共同福祉,在相互包容和尊重的基础上,努力达成相互理解并就价值观和经验问题进行交流。
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娅•贾布尔
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副院长付志明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发言。他表示非常高兴能和各位在云端相会,并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对大家表示欢迎。付志明教授简短地介绍了雷哈尼的生平,并指出雷哈尼一生始终在倡导民族的解放。此外,付志明教授表达了对逝世的学界泰斗仲跻昆和郅缚浩先生的怀念与哀悼,希望国内阿拉伯文学研究的同行们承前继后,进一步开拓阿拉伯文学研究事业,同时希望北京大学能与更多的阿拉伯大学展开交流合作。
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副院长付志明教授致开幕词
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罗林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很荣幸能与北京大学一起合办这次学术研讨会。艾敏•雷哈尼作为那个时代阿拉伯的“先知”,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了深邃的思想。这次研讨会也重新引发了将阿拉伯文学纳入阿拉伯语教学的重要性的思考,同时回顾了雷哈尼的思想对阿拉伯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罗林发言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林丰民教授代表阿拉伯文学研究会致辞,他指出雷哈尼的作品对阿拉伯世界起到启蒙的作用,字里行间中散发着对民主和改革的呼吁。在文学艺术方面,雷哈尼的文字非常优美,讲究音乐性。尽管阿拉伯世界认为纪伯伦首创散文诗并自成体系,但实际上雷哈尼创作比纪伯伦还早,因此不应忘却雷哈尼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
研讨会的第一个讨论板块由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宗笑飞研究员主持。张洪仪教授以《“我是一座桥”——纪念雷哈尼》为题做了主旨报告。雷哈尼认为东方和西方是可以调和的,因此他愿意充当东西方以及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一座桥,他在多部作品中呼吁各个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张洪仪教授还重点介绍了雷哈尼在阿拉伯各国的游记以及创作的诗歌。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洪仪教授发言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蔡伟良教授则从分析雷哈尼1922年访问埃及时创作的《我是东方》入手,考察雷哈尼对东方的仰慕和赞美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和睦相处的期待。他还将同时代旅美文学旗手纪伯伦与雷哈尼进行比较,表示雷哈尼更加直面现实,而纪伯伦则更加凝重空灵。雷哈尼一生都在呼吁东西方的大融合,作品植根于时代和现实社会,语言飘逸潇洒、极具节奏感;而纪伯伦则更是在进行含蓄的书写,尤其是后期作品更是“超越东方”,而转向对生命的书写。
上海外国语大学蔡伟良教授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的葛铁鹰教授以《雷哈尼在中国》为主题发言,梳理了雷哈尼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葛教授表示,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东方杂志》就在一篇名为《两部讲近代阿拉伯的新书》的书讯中提到了雷哈尼,使得他成为了最早为中国人所知的现代阿拉伯作家之一。
葛铁鹰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博士后阿拉乌(中文名高山)以《雷哈尼的浪漫主义创作》为题发言。他首先分析了阿拉伯旅美文学中出现浪漫主义的四大原因:一是侨民文学团体在国外接触到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其次国外自由的政治环境给予他们无边无界的文学创作;此外,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感促使他们在诗歌中抒发情感;最后,在西方遭遇到的种族和社会歧视开启了他们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思考。接着,高山指出艾敏•雷哈尼的浪漫主义体现在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黎巴嫩祖国的独立和发展、阿拉伯民族的宗教和思想改革、东西方对话和文化融合、思念故乡五个方面。在发言的最后,高山还对研究雷哈尼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将雷哈尼作品中的人类主义与中国最近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思想相对比,二是雷哈尼的和平主义及关爱人类的思想可以与墨家的思想相对比。
第二时段由天津师范大学甘丽娟老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学院薛庆国教授以《雷哈尼的东西方观及其当代启示》为题发表演讲,指出雷哈尼具有双重批判精神:一方面,他反对西方将其思想强加给阿拉伯民族,认为变革只能来自民族内部;另一方面,他认为阿拉伯人应该摆脱殖民,和西方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雷哈尼对于当代的启示是当代人面对各种问题应该保持冷静乐观,应具有多重批判精神,加强教育,提高自身文化建设,实现和平对话理念。
薛庆国教授发言
对外经贸大学余玉萍教授以《雷哈尼作品中的“桥”意象》为题发表演讲,她认为学者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应当将历史事件情景化。以《从布鲁克林大桥上》文本的研读为例,读者应该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来看待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互动。余玉萍还指出雷哈尼作品中的“超人”概念受到尼采的影响,同时又启发纪伯伦生成“先知”这一概念,由此,东西方文明不能够进行精神物质的简单分割,而应该互相调和。文学研究者应该保持站在“桥”上的警醒,以清晰的头脑看待各方的沟通和交流。
林丰民教授以《雷哈尼的女权意识》为题发表演讲,从雷哈尼笔下的女性角色展开,分析雷哈尼多部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权思想,指出雷哈尼是阿拉伯妇女运动的先驱者。林丰民教授指出:雷哈尼主张妇女应该奋起反抗、克服障碍、摆脱传统思想束缚,甚至可以通过移民获得受教育的权利。雷哈尼还提倡妇女自由表达自我,并且享有婚姻等问题上的自主权,他强调妇女解放对长期由男权主导的阿拉伯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博士丽姆•萨格尔(中文名沙可云)以《文学家在社会复兴中的作用——以艾敏•雷哈尼为例》为题发言。她认为文学家不应该像是远处的灯塔,对社会的乱象冷眼旁观,而应该像雷哈尼一样积极参与到人民的生活中去,不应该为了写作而生活,也不应该为了生活而写作,而是一边生活一边写作,把自己听到的人民的心声以写作的方式进行表达,并为人民做出强有力的发声。在她看来,雷哈尼的观点非常先进,文学家应该像雷哈尼一样秉持人道主义思想,并为社会改革和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时段由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陆怡玮副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罗林教授以《雷哈尼复兴思想的时代意义——论阿拉伯世界的再启蒙》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国内大部分教材对雷哈尼的关注度不够,雷哈尼的创作风格和创作题材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学习。他指出,雷哈尼作为旅美文学三巨头之一,在阿拉伯一直被认为是思想启蒙家、社会活动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曾呼吁阿拉伯人警惕即将降临在他们身上的财富,并希望阿拉伯社会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他的种种观点都具有超前意识,对后世影响巨大。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阿拉伯语系邹兰芳教授以《雷哈尼和他的游记文学》为题发表演讲,她通过对雷哈尼的《伊拉克腹地》、《黎巴嫩腹地》、《马格里布地区》等作品的分析,指出雷哈尼的游记不仅是旅行见闻,更是对社会各方面考察的记录。她强调,游记文学是现当代阿拉伯文学的一个特色,阿拉伯语学者应当给予重视。
苏丹喀土穆大学教师白德伟发表题为《艾敏•雷哈尼眼中阿拉伯统一的内涵》的演讲,他回顾了艾敏•雷哈尼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对“阿拉伯统一”思想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指出,雷哈尼坚定支持阿拉伯独立与解放;坚定支持教育和社会改革;坚定支持阿拉伯社会超越宗教、种族等问题,实现民族进步。
黎巴嫩大学阿拉伯系主任比拉勒教授以《雷哈尼诗文集中改革的种子》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雷哈尼的世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元且包容的世界,其个人身份就如同中国的阴和阳,具有高度的调和性,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美国以英文写成,写的主题却是法国革命。雷哈尼不仅是黎巴嫩的,也是阿拉伯的,还是世界的作家和改革家。比拉勒指出,人类必须在精神世界成就一体性才能战胜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危机。
黎巴嫩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比拉勒教授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陈静在讨论中指出,雷哈尼的散文诗很适合阿拉伯语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模仿,他的文字沉稳、优美且有力量,并对“什么是幸福”等问题进行了自己的回答。
各位学者精彩的发言结束后,薛庆国教授致闭幕词。薛庆国教授表示研讨会内容丰富,如果雷哈尼先生在天之灵知道80年后在遥远的中国有如此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来纪念他本人及他的作品,定会感到十分欣慰。各位专家学者精彩的发言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雷哈尼的文学作品及思想,展现了阿拉伯文学之美、阿拉伯思想之深邃。同时薛教授代表与会人员向本次会议的倡议者林丰民老师、承办者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学院中东研究中心、参会的师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文/蒋婧、朱晓姝、黄嘉程,图/朱晓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