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系举办马来西亚古代文化专题系列讲座

  2021年11月25日,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东南亚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研究所举办了马来西亚古代文化专题系列讲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先行者唐僧义净与南海的因缘”和“是否存在‘古典时期’的马来文明?”。两位主讲人分别是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会长、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Dato’ Goh Hin San)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文泉(Tee Boon Chuan)。讲座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东南亚系谢侃侃助理教授主持,东南亚系罗杰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了讨论。

 

  

  拿督吴恒灿从义净的生平切入,结合义净求法途经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所撰写文献和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提出该地区存在一条重要的古代商道。这一发现对学界研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古代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中国—东南亚早期贸易交流的认知。拿督吴恒灿指出,义净留给后世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是研究东南亚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他将义净同郑和进行对比,提出义净求法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郑和下西洋。结合个人学术研究的经历,拿督吴恒灿阐述了义净对马来—印尼的文化影响,呼吁学界重视义净研究,并希望学者们通过从事相关研究来弘扬“义净精神”与“和合精神”,加深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交流。

 

  

  郑文泉副教授就马来文明是否存在“古典时期”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指出,马来群岛先后受到了佛教—印度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的深刻影响,但是对其“古典时期”历史定位却存在诸多分歧。讲座首先从语言的角度指出东南亚“马来文明”的地区分布,结合史料介绍了“马来语”在东南亚部分地区作为母语或“通用语”(lingua franca)的情况并探讨“马来”的内涵与外延。由此展开,讲座回顾了马来文明“古典时期”的多重意涵及其与伊斯兰文明的关系。另外,郑文泉副教授分享了其对马来西亚前伊斯兰教时期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其与马来西亚伊斯兰科学会(ASASI)同僚从事古代马来文化研究的经历,对当代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与辩论进行探讨。

  

 

  线上和线下的师生积极参与了讨论。罗杰老师对两场讲座进行了回应,分享了国内关于郑和、义净研究的情况,并补充介绍了古代求法者的资源和关系网络、马来古代文明等相关内容。谢侃侃老师则从书写民族历史的角度进行总结。本次讲座拓展了师生的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了解,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王雪婷、李昊朗 图:陈钰兵、谭博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