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高彦梅:三十余载育英才,教学相长每一天

  2024年9月9日下午,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从教三十年教师座谈会。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在教师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三十多年了。

 

 

  我在北大的教书生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起初教全校本科生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包括精读和泛读,2005年开始为完成四级课程后的学生开设提高类课程“英语词汇与英美文化”。由于学习该类课程的同学英语基础较好,同学们课程参与积极性很高。每学期我会安排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话题或领域,介绍该领域英语词汇的特点或对比英语和其它语言(如汉语、日语、泰语、蒙古语、马来西亚语等)相同术语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差异。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讲洋泾浜英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使用状况和语言结构特点。这位同学阅读了大量文献,收集到了《洋泾浜竹枝词》,用上海话给大家讲解,声调抑扬顿挫,在同学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的同学。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英语中有关口腔疾病的各类词汇,这位同学将自己上口腔课时使用的口腔模型带到讲台,一边讲解词汇,一边展示口腔部位,全班同学聚精会神边听边看的情景一直深深印在脑海。近年来课程期末我安排了研究型小论文,鼓励同学们用词汇学课程中学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来探讨不同学科领域的术语构成和知识结构建构。几乎每一个学期,都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各知识领域的概念构成方式以及学科的知识特点,包括了文字学、政治学、环境科学、蒙古语、泰语语法体系等。一位日语专业同学借助牛津英语在线词典资料,探讨了日语和汉语借词在英语中出现的历时进程。学期结束后,我鼓励她将文章修改后投稿。一年后,这位同学欣喜地发邮件告诉我文章发表在国内一个英语学习类期刊上了。几年后,我在教室又遇到了这位同学,当时她已经选择在对外汉语学院继续深造。本科生全校必修课同学们的鼓励一直是我上好每一个春季学期词汇课程的动力源泉。

 

2007年高彦梅老师参加全国学科质量评估

 

  大学英语教研室的优良传统一直是我引以自豪的立身之本。在大英的综合课程教学团队中,有一个集体备课和期末审题的好传统。每一个单元,从课文中的难点到课后练习的答案,老教师带领中青年教师逐个仔细讨论,从不对任何一个问题含糊或敷衍。记得有一次,学校安排教学督导专家听课,下课后走在路上,刘意青老师把发现的问题一一告知,并建议我在学生发言出现明显错误时要及时纠正,不要等最后一起讲评。及时纠正,学生印象更深刻。刘意青老师课后留给我的小纸条,至今仍保留在我的备课档案中。二十多年来,我为大英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感到骄傲。

  在大英期间,我主持了两套教材的编写:第一套是黄必康教授任总主编,我自己任第三册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主编,邀请解又明老师担任顾问;第二套是我和沙露茵老师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深深领会到了老一辈学者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对年轻学者的耐心和包容,也体会到年轻老师对工作的认真和追求完美的不懈努力。

 

高彦梅主编,顾问解又明,

参编教师包括

茆卫彤、徐华芳、李莉春、闻钧

高彦梅、沙露茵主编,

参编教师包括

钱清、卢炜、陈冰、张敏、沙筱薇、于莹

 

  我第二个阶段的教书生涯始于2011年秋季。当时在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领导和各系所语言学方向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成功获批,我参与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的创建工作,并在此工作至今。从2011年起,我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硕博士生培养展开。对于我自己来讲,从大学英语综合课直接转为硕博士生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跳跃幅度很大。在此之前,我曾于1998年在北外旁听了胡壮麟老师开设的《系统功能语法》课程,当时胡老师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聘请为该校客座教授。2009年也跟随姜望琪老师旁听了姜老师给英语系硕博士生开设的《系统功能语法》课。另外,我还旁听了王逢鑫老师的《语义学》课程。为了解决当时博士生普遍存在的“论而不文”(即一直读书而不能按时写出论文)的现象,我们还为博士生开设了三门必修课,引导同学们阅读经典理论和前沿研究,及早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从开课之前到讲过几轮课程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头几年备课量之大前所未有。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到语言学的不同领域,各领域都有较丰富的积累和非常迅速的发展,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把握各领域的发展脉络和最新动态,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是巨大的。这些努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学生们对不同课程都有积极的反馈:“十分感谢您一学期精彩细致的授课,特别是课上讨论的许多种语言的许多种语言现象,都对我的学习和思考很有启发”、“您对专业的精深见解给我感触太深”,这门课“不论在强度、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富有挑战。几乎每天,我都在刷新对知识和对自己的认识”、“也透过您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学术团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这是我进发的目标。”学生们的收获也很令人欣慰:多篇博士生的课程期末论文经过深度修改,发表在国际SSCI和国内CSSCI等重要期刊。课程中讨论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被多位博士生同学应用到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这一时期最深切的感受就是真正理解了导师的提醒。以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以及在北大任教期间,导师胡壮麟先生经常提醒我:语言学各领域的发展都很快,老师也需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教学相长。

 

高彦梅老师欢送2024届硕博毕业生

(左一硕士生柳贺玮将赴瑞士纳沙泰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右一博士生王上豪同学现为广西大学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助理教授)

 

  几年下来,我和一届一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一起研读系统功能语法的每一个系统,细致讨论语篇语义、语类理论、评价理论、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相关理论、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修辞结构理论的各个方面,从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身上看到他们在学术研究训练方面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同时思考下一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

  在北大的教书生涯中,我教的学生分布在全校教学体系的所有层次。最初是大学英语公共必修课,学生来自全校不同院系,年级从一年级新生一直到毕业班。语言所成立后,教学对象变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学内容也从基础教学中对原文的逐词逐句讲解一下变成了对宏观理论体系的介绍和对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去年,在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之下,语言所两位青年骨干教师启动了面向全院本科学生的本科项目。教室里一下子变得活泼紧张起来:外院各专业本科生同学上课时专注度很高,会对老师同学的每一个问题给予积极回应;硕士生同学联想极为丰富,会从不同语言找到各类例证来说明或质疑某些分类或解释;博士生同学会从多个不同侧面引经据典深入分析具体问题。与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和探索,感觉自己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北大外院大家庭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能够感受到老一辈学者的护佑和关怀,同辈同事的友情、信任和鞭策,以及年轻同事的锐意进取。从教三十余年,在陪伴各级各类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每一天。

 

教师简介:高彦梅,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授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必修课《英语词汇与英美文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必修课《系统功能语法》、选修课《语义学》,博士生必修课《学术阅读与评价1》。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义学、互动与评价研究、学科话语研究。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6部,主持教育部、北京市和北京大学项目多项。

图文|高彦梅